招商推荐 》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纸网访谈 » 正文

杨宏:政策混乱是大的市场风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03  来源:中国经营网  浏览次数:249
核心提示:  日前,陪友人到新疆看地,既领略了大自然的宽广博大,又充分感受了所谓史上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开发商们的“蠢蠢欲动”。  

  日前,陪友人到新疆看地,既领略了大自然的宽广博大,又充分感受了所谓史上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开发商们的“蠢蠢欲动”。

  据四月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4.1%。不难看出,尽管手段堪称严,但开发商们一边“战战兢兢”的应对,一边却在窃窃欢喜调控所带来的一次次抄底机会。

  资本逐利的特性决定,当有机会出现时,资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涌入。在“土地财政”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前,对于有资金来源的开发商,调控不过是在提供又一次拿便宜土地的机会而已。一个周期两三年,项目成熟,恰恰调控见尾。虽不至如此前般暴利,但相对于其他产业,利润仍然可观。毕竟需求是刚性的,而有违基本法理与市场规律的“限购限贷”也终不会成为长久之计。

  5月18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高至21% ,再高已经可期。总不能将所有的货币都锁进央行。但利率未见再提,陷于两难间的央行实在有些犯愁。在周边一片低息声中,人民币利率已然很高。以香港为例,港币一年期贷款利率仅为1.51%~2%,而人民币同期存款利率却已达3.25%。有渠道和条件的投机者,往往可利用息差进行套息。即通过种种方式在香港借贷,再以各种形式流入境内转存,从而完成无风险套利。既享受了人民币利率的高额利差,又可分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汇率差异。皆大欢喜、一举两得。这也是“香港楼市屡创新高及地下钱庄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另外,难抑的通胀令市场对持续加息充满了预期。其实环顾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通胀不可能抑制,利率也不可能长期维持过高。经济的向好必然导致大量的货币堆积,而投资需求的日渐减少必将迫使利率长期趋于下降。否则,在多行业产能过剩的宏观背景下,银行业压力会非常大。

  左是“严厉调控”,右是“持续上涨”;前是“量化宽松”、后是“反复收紧”。而上述问题折射到股市,预期混乱的直接反应就是市场失去了方向。

  缺乏投资回报的市场已经成了一个变相吸金的无底深渊。A股的众多问题尚未解决,创业板又狠劲席卷了一番。大小非的压力未真正释放,又非要急着搞出个国际板市场。理论上国际板一可让中国股民分享外资企业成长收益;二可促进资本市场监管与治理;三可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但现实中,估值混乱的资本市场恐怕又会令踊跃者们大失所望。缺乏基础管理与诚信的股市已成了一次次令国人伤心欲绝的悲痛之地。

  “王益”“肖时庆”案也让我们看到了忒多发行过程的黑幕。只是不知道此等高手在管理层潜伏的还有多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无疑是资本市场大的杀手。而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众多问题则应依赖良好和谐的市场环境才能有所解决。

  2009年中还在大力“振兴房地产市场”,仅隔年余就变成了“限购限贷”;明明已看出拥堵不堪,还要大力“振兴汽车工业”。于是满街污烟滚滚,满地“寸步难行”。难道制定政策的管理者们连这点基本的预期及前瞻都没有吗?据日前招商银行(600036)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近60%的富豪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大量的资本与精英外流已经告诉我们:我们的政策是到了反思的时候了!

  作者为添惠华泰投资董事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